个体特征检测项目
首页 > 检测项目(产品)介绍 > 个体特征检测项目 > 正文检测11种,包括氯吡格雷(抗血小板)、华法林(抗凝)、降压、降脂、抗心绞痛、抗心律失常、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心脑血管相关常用药物,用于心血管用药安全。
一、检测核心项目
(一)血药浓度监测
00001. 抗凝药物
华法林:需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(INR),基因多态性(CYP2C9、VKORC1)显著影响代谢稳定性,调整剂量可使出血风险降低35%-50%25;
达比加群: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(LC-MS/MS)检测血药浓度,确保抗凝疗效并减少消化道出血风险。
00002. 心血管活性药物
地高辛:治疗窗窄(0.8-2.0 ng/ml),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接近,需动态监测以预防心律失常;
胺碘酮:检测血浆浓度(0.5-2.5 μg/ml)辅助评估肺纤维化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副作用风险。
(二)基因多态性检测
00001. 他汀类药物相关基因
SLCO1B1(c.521T>C):突变携带者使用辛伐他汀时,肌病风险升高5-17倍,需换用普伐他汀或降低剂量;
APOE:E4型患者对他汀反应差,优先推荐PCSK9抑制剂联合治疗。
00002. 抗血小板药物相关基因
CYP2C19(*2/*3):慢代谢型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活性减弱,建议换用替格瑞洛;
CES1:影响替格瑞洛代谢,基因变异者需缩短给药间隔。
(三)营养素及代谢物检测
00001. 同型半胱氨酸(Hcy)联合检测
血同≥15 μmol/L时需同步检测叶酸、维生素B12及叶酸代谢基因(MTHFR C677T),个性化补充5-甲基四氢叶酸可降低Hcy水平30%-50%;
甲基丙二酸(MMA)用于评估维生素B12储备,指导精准营养干预。
二、适用人群
· 长期服用窄治疗窗药物者:如华法林、地高辛、胺碘酮等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;
· 药物疗效不稳定者:抗血小板治疗中反复出现血栓或出血事件;
· 合并代谢异常者: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或叶酸/维生素B12缺乏的三高患者;
· 拟调整用药方案者:需联用抗凝药与抗血小板药(如房颤合并冠心病)。
三、技术方法
检测类型 |
技术平台 |
检测指标示例 |
临床意义 |
血药浓度检测 |
液相色谱串联质谱(LC-MS/MS) |
地高辛、胺碘酮、华法林 |
规避中毒风险并优化剂量 |
基因检测 |
二代测序(NGS) |
CYP2C19、SLCO1B1、APOE |
指导他汀/抗血小板药物选择 |
代谢物分析 |
质谱法 |
Hcy、5-甲基四氢叶酸、甲基丙二酸 |
精准营养补充与血管保护 |
四、临床应用价值
00001. 提升用药安全性
华法林基因检测结合INR监测,使达标时间缩短3-5天,出血事件减少40%25;
CYP2C19基因分型指导抗血小板治疗,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率至8%以下。
00002. 动态管理慢性病
每3个月复测Hcy及叶酸代谢指标,适配营养补充方案;
他汀类药物使用期间定期检测SLCO1B1基因型与CK水平,肌病发生率下降65%68。
·
心脑血管11项药物检测整合基因、血药浓度及代谢物分析,为抗凝治疗、动脉硬化管理等场景提供精准决策依据,实现疗效与安全性双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