肿瘤个体化系统解决方案
首页 > 检测项目(产品)介绍 > 肿瘤个体化系统解决方案 > 正文高发肿瘤易感基因检测通过分析遗传性基因变异,评估个体罹患特定肿瘤的遗传风险,并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,尤其适用于乳腺癌、卵巢癌等遗传相关性显著的癌种。
一、核心检测基因与关联肿瘤
基因/基因群 |
关联肿瘤 |
临床意义 |
BRCA1/2 |
乳腺癌、卵巢癌、前列腺癌 |
致病性突变携带者终生患卵巢癌风险达20%-46%,乳腺癌风险60%-80% |
HRD相关基因 |
卵巢癌、胰腺癌 |
RAD51、PALB2等基因异常提示同源重组修复缺陷,PARP抑制剂治疗获益率高 |
Lynch综合征基因 |
结直肠癌、子宫内膜癌 |
MLH1、MSH2等错配修复基因突变,子宫内膜癌风险40%-60% |
TP53/XRCC1 |
多癌种(乳腺癌、脑肿瘤等) |
DNA损伤修复基因变异,增加泛癌种易感性 |
HPV16/18 |
宫颈癌 |
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主要诱因,需联合TCT筛查 |
二、适用人群筛查建议
家族肿瘤史人群:
三代内≥2例同类型肿瘤患者(如乳腺癌家族史)
家族成员发病年龄<50岁或存在跨代遗传特征
遗传性肿瘤综合征疑似者:
多发原发癌或罕见肿瘤(如男性乳腺癌)患者
高危环境暴露人群:
长期接触辐射、化工致癌物或慢性炎症患者
三、检测全流程与技术要求
样本采集:
口腔拭子/静脉血:适用于胚系突变检测,需避免饮食干扰(采血前禁食8小时)
肿瘤组织:用于验证体细胞突变,需肿瘤细胞含量≥20%
实验室分析:
二代测序(NGS):覆盖500+基因全外显子,检测灵敏度>99%
生物信息学分析:采用ACMG标准判定致病性变异
报告周期:10-15个工作日,紧急通道可缩短至7天
四、临床价值与干预策略
风险分层管理:
BRCA1/2突变携带者推荐35-40岁行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,降低卵巢癌风险80%-90%
Lynch综合征患者需每年肠镜监测,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建议子宫切除术
靶向治疗指导:
HRD阳性卵巢癌患者使用奥拉帕利维持治疗,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延长至56个月
健康干预:
调整生活方式(如戒烟、增补叶酸)、个性化体检方案(乳腺MRI联合钼靶)
通过精准识别遗传性肿瘤风险,检测可为高危人群争取5-10年干预窗口期,显著提升肿瘤防治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