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防出生缺陷优生优育系统解决方案
首页 > 检测项目(产品)介绍 > 预防出生缺陷优生优育系统解决方案 > 正文一、筛查时机与适应人群
早期筛查(孕11-14周)
通过病史评估(既往子痫前期病史或家族史)和孕早期血压监测(≥130/80mmHg为预警信号)进行风险预测;
结合血清学标志物(如胎盘生长因子、胎盘蛋白13)及子宫动脉血流超声检测(搏动指数异常或舒张期切迹提示风险升高)。
中晚期筛查(孕20周后)
子痫前期高发于孕20周后,需定期监测血压、尿蛋白及胎儿发育情况;
孕30周后重点排查浮肿、蛋白尿等子痫前期症状。
二、核心筛查指标与检测方法
血压监测
诊断标准:间隔4小时以上两次测得血压≥140/90mmHg,或较孕前基础血压升高30/15mmHg;
家庭监测建议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,避免运动或情绪激动后测量。
尿蛋白检测
中段尿样本检测:尿蛋白≥0.3g/24小时或尿蛋白/肌酐比值≥0.3提示异常;
需避开月经期及阴道分泌物污染时段。
血液检查
肝功能异常(ALT/AST>40U/L)、血小板减少(<100×10?/L)、肾功能异常(血清肌酐>1.1mg/dl)及凝血功能异常(D-二聚体升高)提示病情进展;
空腹血糖检测用于评估高血糖症风险。
胎儿监护与超声评估
超声测量脐动脉血流阻力(S/D比值>3)、评估胎儿生长受限及羊水量;
生物物理评分结合胎动、胎盘功能综合判断胎儿健康状况。
三、联合筛查策略与风险管理
多指标联合应用
单一指标预测价值有限,需整合血压、尿蛋白、血清学及超声数据以提高准确性;
高风险孕妇(如既往病史、慢性高血压)建议早孕期启动联合筛查。
干预与随访
确诊子痫前期需密切监测,必要时使用硫酸镁预防抽搐;
血压控制目标:收缩压<160mmHg,舒张压<110mmHg,避免胎盘血流灌注不足。
四、注意事项
高风险人群:高龄、肥胖、多胎妊娠、糖尿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孕妇需加强筛查频率;
症状预警:头痛、视物模糊、上腹痛等需立即就医;
筛查局限性:假阳性率存在,需结合临床症状动态评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