肿瘤个体化系统解决方案
首页 > 检测项目(产品)介绍 > 肿瘤个体化系统解决方案 > 正文
肿瘤早期基因检测
肠癌甲基化检测
发布时间:2025-06-04 来源: 浏览次数:97
一、检测原理与技术特点
肠癌甲基化检测通过分析肠道脱落细胞或血液中循环肿瘤DNA(ctDNA)的特定基因甲基化状态,捕捉癌前病变或早期肠癌的表观遗传学异常。
技术路径:
血液检测:基于荧光定量PCR技术,适用于不愿接受肠镜的高危人群筛查;
粪便检测:捕获肠道脱落肿瘤细胞DNA甲基化信号,覆盖全肠道病变区域。
核心优势
无创便捷:规避肠镜侵入性操作,支持居家采样(如粪便样本常温运输);
早期预警:可检出癌前腺瘤(如进展期腺瘤敏感性达31%-78.6%);
高灵敏性:
粪便SDC2甲基化检测特异性>95%,肠癌检出敏感性84.2%;
血液三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敏感性91.9%,阴性预测值>99%。
二、适用人群与筛查策略
优先筛查对象
年龄≥45岁普通人群(建议3年1次);
有肠癌家族史、肠道症状(便血、腹痛、消瘦等)或炎性肠病高危人群;
肠镜禁忌症患者(如严重心肺疾病)或术后复发监测需求者。
三、临床价值与指南共识
诊断效能
粪便四基因联合检测(SDC2/NPY/FGF5/PDX1):敏感性84%、特异性95%;
血液甲基化检测联合CEA/CA199:较单一肿瘤标志物筛查效率提升30%。
指南推荐
《中国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》明确粪便DNA甲基化检测为A级推荐技术;
美国《ACG结直肠癌筛查指南》建议将甲基化检测纳入高危人群常规筛查体系。
肠癌甲基化检测通过多基因靶点联合(如SDC2、Septin9)实现无创早筛,粪便与血液技术互补覆盖全病程管理,为高风险人群提供高效筛查路径。
上一篇:没有